一、两种模式的核心概念与对比

CSMA/CA 协议根据信道访问的控制方式,主要分为两种模式:基于竞争的普通模式和无竞争的预约模式。在 IEEE 802.11 标准中,这两种模式分别通过分布式协调功能(DCF)和点协调功能(PCF)等机制实现。
image-1.png|319x180image-2.png|287x178

对比项 普通模式 (基于DCF) 预约模式 (基于PCF/HCF)
控制方式 分布式控制:所有站点地位平等,自行竞争信道访问权。 集中式控制:由中心节点(如AP)统一协调和分配访问权限。
冲突可能性 存在冲突:通过冲突避免(CA)和随机退避机制降低概率,但无法根除。 无冲突:由中心节点精确调度,从机制上避免了冲突的发生。
服务质量(QoS) 尽力而为:无法提供时延或带宽保障。 可提供保障:能够为特定业务提供可控的低时延和确定性服务。
典型应用 适用于非实时、突发性的数据业务,如网页浏览、文件下载。 适用于对时延和抖动敏感的实时业务,如VoIP语音、视频会议。
实现与支持 基础必备:所有802.11设备必须支持。 可选高级功能:并非所有设备或AP都支持,或完全实现。

二、普通模式(争用模式)详解

普通模式,即分布式协调功能 (DCF),是 CSMA/CA 协议的基础和默认工作方式。

1. 适用场景

2. 工作机制

其工作严格遵循 CSMA/CA 的核心流程:

  1. 载波侦听:节点在发送前持续侦听信道,以判断其是否空闲。

  2. 帧间间隔与退避:若信道从忙碌转为空闲,节点需等待一个分布式帧间间隔(DIFS)后,再启动一个随机退避计时器。

  3. 发送与确认:退避计时器最先归零的节点获得发送权,发送数据帧后,等待接收方返回ACK帧以确认成功。若未收到ACK,则认为发生冲突,将增大冲突窗口并重新进入退避流程。

此模式实现相对简单,控制开销小,但在高密度、高负载网络下,冲突概率剧增,性能会显著下降。

三、预约模式(非争用模式)详解

预约模式通过引入一个中心协调者来取代完全的自由竞争,从而为特定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障。

1. 适用场景

2. 典型机制:点协调功能 (PCF)

PCF 依赖于AP作为点协调者(Point Coordinator, PC),将时间划分为争用期(Contention Period, CP)非争用期(Contention-Free Period, CFP)

四、应用场景与选择策略

在实际应用中,两种模式的选择取决于网络环境和业务需求。

总结而言,选择哪种模式的决策逻辑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