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机制:直通交换(Cut-through Switching)

直通交换是以太网交换机采用的一种高速转发技术。其核心特征在于,交换机在接收数据帧时,无需等待整个帧完全进入其内部缓存,而是在读取到能够做出转发决策的关键信息后,便立刻开始将该帧向目标端口转发。

这个关键决策信息,在纯粹的直通交换模式中,就是数据帧头部的目的MAC地址

二、转发时延的决定因素

直通交换的转发时延,指的是从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到达交换机输入端口,到该帧的第一个比特从目标输出端口离开所经历的时间。这个时延是固定的,其长短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:

  1. 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:即网络的带宽,例如100Mbps或1Gbps。速率越高,接收单位数据所需的时间就越短。

  2. 交换机转发决策所需的数据量:在直通模式下,这个数据量就是目的MAC地址的长度,即6个字节(48比特)

因此,在给定的网络速率下,直通交换的转发时延是一个极小且恒定的值。它仅取决于交换机接收并解析完这6字节MAC地址所需的时间。最重要的一点是,该时延与整个数据帧的总长度(无论是64字节的短帧还是1518字节的长帧)无关

三、关键对比:不同的交换方式
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直通交换的特性,可与另外两种方式进行对比:

四、总结

交换方式 转发决策点 转发时延特性 是否校验错误
直通交换 接收完目的MAC地址(前6字节) 固定,极低,与帧长无关
无碎片交换 接收完前64字节 固定,较低,与帧长无关
存储转发 接收完整个帧 可变,与帧长成正比